越南这是跟咱们杠上了 6月份我国郑重宣布 要在9月3日举行纪念抗争胜利80周年大会 规格之高、意义之重不言而喻。 没想到越南扭头就把“创意”抄走了 宣布要在9月2日举行他们的阅兵大典。 就差一天的时间差让这场原本各自独立的庆典凭空多了几分耐人寻味的较量感。 有人说这就是巧合越南9月2日是国庆按规矩逢十周年要大办没什么可多想的。 但更多人不这么看毕竟中国6月底才公布阅兵日期越南7月初就敲定了阅兵时间这反应速度快得像商场里抢打折商品的顾客 很难不让人往“抢风头”上联想。
要知道越南今年4月才刚办过一场大规模阅兵。 那是为了庆祝南北统一50周年 光是花掉的钱就有2.3万亿越南盾折合1亿美元左右 在越南可不是个小数目。 当时胡志明主干道上涂着50周年纪念徽章的T-90坦克车队缓缓驶过白发苍苍的退伍老兵方阵被直播镜头三次特写 排场做得十足。
那场阅兵的阵仗还不止于此。 阅兵前72小时越南刚收到金砖国家的正式邀请函主席台正中间坐着南非驻越大使中国解放军仪仗队来了俄罗斯国防部长邵伊古也亲自到场。
阅兵结束三天越南国会就通过了《南部经济特区法案》 给胡志明市、芹苴市的外资企业减免15年税收。 一系列操作下来说是“声势浩大”一点不夸张。 可谁也没想到短短五个月后越南又要搞一场更大的。
这次他们准备了38个方阵11个展位方阵加27个行进方阵说是越南阅兵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国防部解释说 按宪法规定10年一次正式阅兵9月2日是国庆就算没外部因素也得办。 话虽这么说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频率对任何国家的部队都是极大考验更别说越南这样的国家了。
网上流传的训练视频里越南士兵的状态着实让人捏把汗。 有人脖子前倾有人背脊僵直走起来东倒西歪队列都难保持整齐。 网友们用“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来形容倒也不算刻薄。
毕竟跟隔壁大国那种整齐划一、像精密仪器般的步伐比起来差距实在太明显。 更有意思的是越南的正步其实是学中国的。 2005年以前他们还在用苏式正步后来改成了中式连阅兵的编组、流程都在 “拿来主义”。
可十几年过去了始终是形似神不似。 有分析说 这根本不是士兵不努力而是整个训练体系没吃透基本功没打牢硬练也练不出那股精气神。
越南这么急着办阅兵经济压力是绕不开的原因。 这两年越南的经济数据实在不好看56%的外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外资利润暴跌16 25年1到5月出口同比暴跌11.6%对美贸易顺差直接缩水22%。 企业倒闭的速度更是惊人2024年有近20万家关门平均每天856家消失2025年前两个月又有2万家停业。
大量工人没了稳定工作只能转行打零工。越南官方说 失业率跌破2% 但实际情况可能更糟。 这种时候 用军队的雄壮步伐和导弹方阵转移老百姓视线提高民族自豪感成了屡试不爽的办法。 毕竟经济跑不过预期时“看得见的强大”总能暂时压住内部杂音。
新领导班子的处境也是重要原因苏林和范明政上台还不到一年急着证明自己“能行”。 对他们来说这场阅兵就是“高光时刻” 得靠大动静让老百姓相信自己把人心聚起来好坐稳位子。
国际层面的考量更复杂美国最近在贸易上给越南使绊子日子不好过的越南急需找靠山。 苏林在阅兵前特意访华强调“独立自主”和“邻国合作”话里话外都想拉近关系。 可转头越南又在加强与美日印澳的防务合作在南海问题上也没松口甚至强化岛屿驻军 这种“两头压宝”的策略透着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小聪明”。
当然阅兵最终还得靠硬实力说话可越南的家底实在有点薄。 这次压轴的装备估计还是老款T-90坦克和针式导弹跟中国计划亮相的歼-35隐形战机、运-20B战略运输机、空警-600预警机比起来 差了不止一个时代配资低息炒股配资门户。 国防预算的差距更刺眼越南一年才61亿美元中国是2240亿美元快差36倍了这种代差不是靠走齐正步就能弥补的。
场地也透着尴尬中国阅兵在长安街开阔气派沿街加上天安门广场总计能容纳上百万人观看 光是人数这一项上就绝非一般国家可比。 再看越南地方本就不大38个方阵挤在一块儿估计连转身都费劲。 有网友调侃 还好越南选在前一天不然跟中国的排场放一块儿对比太强烈反而尴尬。
不过越南也有自己的小聪明。 今年4月那场阅兵原本安排了韩国团队负责无人机表演结果设备频频失控眼看就要砸场子配资低息炒股配资门户。 中国技术团队连夜赶过去硬是把上万架无人机调试得服服帖帖夜空中拼出“胜利50年”的图案震撼了不少人。
越南网友当时刷屏“中国技术牛”媒体也直呼“中国靠谱”。 这之后没多久中越就签了技术合作备忘录越南计划花5000万美元买中国的无人机设备专门为9月2日的阅兵加码。 既解决了技术短板又顺便拉近了和中国的关系这步棋走得确实精明。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李明江教授就说越南很会挑时机 借着中国阅兵的热度给自己的庆典争取国际关注 小国的生存智慧在这儿体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中国这边9月3日的阅兵意义完全不同。 这不是简单的例行庆典而是继2015年后又一次在国庆之外举行的高规格阅兵背后的分量可想而知。
八十年过去三代人更替但那段用鲜血和火焰浇筑的历史是整个民族的精神底色。 把这段历史搬上天安门广场就是想告诉所有人 我们从哪里来根扎在何处。 这次阅兵里还有个特别暖心的细节 年迈的抗战老兵不再接受检阅而是作为最尊贵的客人坐在观礼台上接受整个国家的敬意。
这既是对先辈的告慰也是对后辈的嘱托透着一种温度更显一个大国的成熟。 当然阅兵不只是为了回忆。 有消息说这次有超过八成的武器装备是首次亮相 这意味着不到十年时间我国军队的武器库已经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的迭代。
那些只在传闻里出现的“大国重器”集体亮相既是自信的宣告也是一种威慑让潜在的对手动歪心思前先掂量掂量后果。 两场阅兵放在一起看对比其实很明显。 中国的阅兵像一次气定神闲的实力总结说的是 “我们记得历史也守得住和平” 。
越南的则更像一场急于证明的表演里面有纪念的庄重有政治的算计还有在大国身边努力刷存在感的急切。
但有意思的是两国的合作其实没断。 2024年中越贸易总额突破2600亿美元中国常年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 军事上也有互动比如7月在广西举行的“携手同行—2025”陆军联合训练专门强调了边境联合执勤和共同发展。
这种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状态恰恰反映了两国关系的复杂性。 越南的尴尬之处在于经济底子撑不起想要的排场。 一边是2.3万亿越南盾的阅兵开销一边是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 一边想靠阅兵展示“国威”一边又得靠减免外资税收吸引投资。 这种拧巴的状态让这场阅兵更像一场“打肿脸充胖子”的表演。
越南这两年一直在模仿大国的做派从阅兵模式到外交策略可学来学去只学到了皮毛。 就像他们学中式正步队列能摆得像模像样可骨子里的那股精气神却怎么也学不来。 这背后是经济实力、工业基础、国民素质的全方位差距不是靠几次阅兵就能弥补的。
中国的发展路径其实已经说明问题从抗战胜利时的积贫积弱到如今能自主研发尖端武器 靠的不是模仿谁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 80年时间把“落后挨打”的教训变成“自强不息”的动力这种厚积薄发的底气才是真正的“大国气派”。 说到底阅兵只是一个窗口透过它能看到的是两个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生存状态。
中国的从容源于几十年的积累越南的急切藏着发展中的焦虑。 但无论怎样最终检验一个国家的从来不是阅兵场的排场而是老百姓脸上的笑容。 这一点值得越南认真琢磨。 #夏日旅行攻略#
长富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